「高高興興做自己」導讀---兒童圖畫書評家 柯倩華
一連串無心造成的因果事件,引出這個關於情緒自我肯定和人際關係的故事。我們一路看到,原本毫不相干的個體,多麼容易互相影響。
每隻動物被批評時,都為自己解釋或辯護。不論他們本來是真的喜歡自己特點,或其實是為了保護顏面而找理由,他們的心情終究受到影響,無法以對自我的認知來安慰自己。
這就好像小孩開使社會化,進入團體、有越來越多的人際關係,經常面臨的挑戰:別人不接納、不欣賞、嘲笑貶損自己時,怎麼辦?
這個故事呈現出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,會有不同的解瀆。兔子躲躲藏藏,在豬(而且是心情不好的豬)看來是膽小,對兔子而言卻是謹慎。大狗不屑蜘蛛的醜,但蜘蛛卻認為那正是她不受干擾的好處。故事安排六段動物之間類似的對話,可做為大人和小孩一起討論的素材,讓小孩認識不同觀點,設想該觀點衍生出的結果和可能有的情緒。
如果小孩能在閱讀中練習思考和判斷:「別人的看法,是不是事實?」他們會逐漸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求證精神,不致盲目同意或跟隨別人;也依然尊重別人的情緒,願意關心和理解別人的感受。他們因此能較穩定的發展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肯定。
隨著情節進行,我們好像看見無形的炸彈,從一隻傳給另一隻動物。白鵝儘管「知道」別讓別人的想法破壞自己的生活,卻「做不到」。他還是煩透了,又繼續把炸彈往下傳。所以,除了判斷問題的能力以外,我們也應幫助小孩,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抒發情緒,學會鼓勵和安慰自己,以避免傷害自己和他人,做出破壞性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