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今天當了爸媽的人,有時還會回憶起兒時情景,也許,做媽媽的會想起,小時候經常看外婆把一小片、一小片碎布綴起來做被面。那些原本準備扔掉的碎布,在外婆手中,卻成為一幅五彩繽紛的拼貼畫,外婆一邊拼布,一邊唸叨著應該珍惜一針與一線。也許,做爸爸的會記起,爺爺曾拿起工具,蹲在衣櫃、木床、桌子旁邊,敲敲打打,把鬆了的櫃門、嘎吱嘎吱響的床板、站不穩的桌腳修好,使它們繼續站在自己崗位上。
|
當年,家中似乎每一個物件都有長遠的歷史,它們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。不知多少次,小孩趴在這些「老古董」上面,聽爸爸、媽媽講爺爺、外婆的故事。
在這樣的身教、言教之下,孩子從小就知道要愛惜身邊的東西。如今,社會富裕了,心態也隨之改變,像阿健這樣的孩子比比皆是:玩具玩幾天便厭煩了,想要扔掉買新的;食物吃了一口不想吃,便整個倒掉;衣服穿了兩、三次,便不想再穿了。這種心態的害處除了浪費金錢、浪費地球資源之外,更會使孩子不懂得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,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。
|
|